close
Urgo 海龍王 石頭公園-大閘蟹(六月黃)x3隻(3兩up/隻) 台灣土生土長的美味-幼嫩六月黃(童子蟹)
- 台灣無藥物殘留的高品質,內行饕客的最愛!
- 幼嫩六月黃大閘蟹,連殼也能吃
- 六月黃蟹黃飽滿超越成年大閘蟹
=======================
![]()
|
大閘蟹 (六月黃)
秋天到了,老饕們就會想起吃大閘蟹。不過最肥美的大閘蟹要等到中秋節過後才會上市,等不及的老饕們還有其他選擇。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大閘蟹叫「六月黃」,作法多樣,同樣美味十足。 |
![]()
|
秋天最令人期待的美食就是大閘蟹了,不過心急的老饕可等不到秋天,夏天裡還沒長成的大閘蟹,正是上海老饕們口耳相傳的美味「六月黃」。上海餐廳業者李貞江:「牠裡面的膏臍比大閘蟹來得飽滿,我們就稱為『六月黃』。」 一般吃大閘蟹大多是清蒸,六月黃還有不同的料理方式,醬油紅燒是家家都會做的家常菜。這道「六月黃蒸鹹肉」,則是上海才有的獨門吃法。上海餐廳業者李貞江:「保持蟹的原汁原味,加上特製鹹肉的鮮味,比一般大閘蟹更入味。」 |
![]()
|
大閘蟹初哥——「六月黃」
梁實秋說:「蟹是美味,人人喜愛,無間南北,不分雅俗。」大閘蟹天下聞名,全球蟹痴瘋狂追捧;江浙淮滬的老饕等不了秋天,夏日為解饞,把大閘蟹初哥——「六月黃」吃進肚裡。 每年農曆六月,是「六月黃」上市時候,受到海派飲食文化南漸影響,廣州、深圳以至香港越來越多人懂得吃「六月黃」,不再是滬籍食家的專利。有香港的代理商為了今年的「六月黃」上市,專門江蘇太湖附近,用天然飼料飼養蟹苗,不加酵素,上市前用井水浸兩天,排清污物,用飛機加保溫車運送,質量比往年收散湖蟹為佳。 據說,螃蟹的生長,一生當中會經歷18至24次的蛻殼才能長成。每次蛻殼體形都會長大一次。一隻成熟的大閘蟹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20次脫殼,每脫一次殼就是一次成長。「六月黃」,可稱為「童子蟹」,是準備最後一次脫殼的陽澄湖雄性大閘蟹。 ●膏黃成流脂型 每到農曆六月,大閘蟹要再蛻一次殼,把原先一層軟軟的外殼蛻去,換成一副堅硬的青殼,然後就開始日長夜大。大概三個月以後,就長成了膏肥味美的陽澄湖大閘蟹。這些蟹中的「寶寶」為了完成「成人禮」,就會在體內聚集豐富的能量。此時的蟹雖說個頭不大,品相也不如成年陽澄湖大閘蟹「青背白肚」般周正,用手輕輕按下蟹腳,手感還有些軟薄,但蟹黃卻十足的飽滿,與九、十月份處在成熟期的大閘蟹不同,「六月黃」膏黃不是呈鋸末型,而是成流脂型。 「六月黃」實際上是未完全性成熟的大閘蟹,一旦性發育成熟之後,膏黃就會變硬,而原先疏鬆的肉質也會變緊了。「六月黃」,具有外殼脆、內殼軟、腥味重、肉質豐滿、蟹黃香甜的特點,為佳。不過,會吃的人一般都不蘸醋———因為,實在是沒有什麼東西會比「六月黃」的原始味道更美味了。 煮熟後,「六月黃」的膏黃分為兩層,裏一層金黃,外一層呈烏秀色,故又稱「六月烏秀黃」。「六月黃」的蟹肉嫩、甜,肉質比大閘蟹更為細嫩,掰開螃蟹時,最好趁熱把蟹黃吸掉,此時,你會感到滿嘴甘香,享受得很。 |
![]()
|
![]()
|
![]()
|
![]()
|
六月黃是大閘蟹的童子蟹,故建議不要使用蒸的方式食用,避免六月黃的蟹膏會流出喔 |
![]()
|
![]() 成份:大閘蟹(六月黃) 產品容量:大閘蟹(六月黃)x3隻(3兩up/隻) 產地:台灣 保存方法:為確保產品鮮度請避免高溫日曬,或避免擺放於冰箱回溫後使用。 保存期限:-18度冷凍保存1年。 配送方式:低溫冷藏配送。 配送區域:全台配送到府(限台灣本島)。 實際出貨不含碗盤、配件道具及其它擺盤裝飾物。 |
全站熱搜